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是指公共空間所占有的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樓梯間等共用設施占用的空間。對于購房者來說,公攤面積直接影響到實際居住的舒適度與成本分攤,因此了解清楚非常重要。
以130平米為例來算一下吧!首先你需要知道你所在地區(qū)的標準公攤比例,一般情況是根據(jù)樓棟結(jié)構、樓層高低等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常見的公攤系數(shù)在7%至9%之間,那么對于130平米的房子來說,可以這樣計算:
(130 * 7%) + (130 * 8%) + (130 * 9%) = 91 ~ 104 平米。
這意味著,在一個公攤系數(shù)為7%的小區(qū)里,你實際居住面積大約是120平米左右。而如果提高到8%,則接近125平米;若為9%,則是127.5平米。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注意,比如有的地方采用的是“建筑面積”計算方式,而非我們常用的套內(nèi)面積。這時候就需要將公攤面積從總建筑面積中扣除才能算出實際可居住的面積了。
裝修時要注意空間規(guī)劃和設計,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間!